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辽宁省农村供养五保户暂行办法》修正案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18:33:22  浏览:804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辽宁省农村供养五保户暂行办法》修正案

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农村供养五保户暂行办法》修正案
辽宁省人民政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经1997年11月2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第144次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将第十八条修改为:凡违反本办法对五保户应保不保、挪用和克扣供养费用造成后果的,或者勒索、虐待、迫害享受五保待遇人员的,县、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情节轻重,对责任人处以1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应予以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97年12月26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乌鲁木齐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乌鲁木齐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994年6月3日乌鲁木齐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4年9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1995年4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社会秩序,根据我市具体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公安机关是具体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第三条 本市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东山区的市区及乌鲁木齐县的大湾乡、二工乡、七道湾乡、地窝堡乡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具体界限由市公安局划定。
第四条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生产、零售、燃放烟花爆竹。
第五条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储存、批发和在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地区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的,须经市公安局批准。
第六条 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地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各区公安分局、县公安局给予处罚:
(一)单位燃放烟花爆竹的,处以五百元至二千元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处五十元至二百元的罚款;
(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的,处以五十元至二百元的罚款。
第七条 非法生产、运输、储存、销售烟花爆竹的,由市公安局或各区公安分局、县公安局没收全部烟花爆竹和非法所得,可以并处五千元至二万罚款。
第八条 违反本规定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国家、集体、他人财产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违反本规定被处以罚款或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而未满十八周岁没有经济收入的行为人,罚款或赔偿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
第十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仍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起诉
,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一条 对非法销售、燃放、储存和运输烟花爆竹的单位和个人,任何人均可以劝阻,劝阻无效的,可向公安机关举报。
第十二条 重大节日、庆祝、庆典活动,需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市人民政府决定并发布公告,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燃放。
第十三条 本规定由市人大常委会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 本规定自1995年4月1日起施行。



1994年9月24日

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广东省深圳市人民政府


深圳市人民政府令
第106号


  《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三届4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市长:于幼军
二○○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建立深圳市(以下简称"本市")个人信用制度,规范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活动,防范信用风险,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范围内征集和利用个人信用信息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指的个人,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第三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征信机构,是指依照本办法批准成立,征集个人信用信息,向商业银行及其他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人提供个人信用信息咨询及评级服务的法人单位;
  (二)个人信用征信,是指征信机构经过与商业银行及其他提供信息单位的约定,把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储存,形成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活动;
  (三)个人信用评级,是指征信机构对征集到的个人信用信息依据征信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进行个人信用等级评定的活动;
  (四)个人信用信息,是指个人的商业信用记录及对判断个人信用状况可能有影响的其他信息。
   第四条 征信机构、提供信息单位和个人信用信息使用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征集、利用个人信用信息过程中获得的个人信息应当保密,不得向第三人泄露,不得超越本办法规定的使用范围及工作职责范围利用所获得的个人信用信息。
  第五条 任何单位从事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业务,须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批准,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个人不得从事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业务。
  第六条 本市成立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监督委员会,负责对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业务的监督管理。
  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监督委员会的组成、职责和议事规则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七条 征信机构征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征得本人的同意,但依法公开的个人信用信息除外。
  第八条 征信机构征集的个人信用信息限于可能影响个人信用状况的下列信息:
  (一)个人身份情况: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户籍所在地住址、居所、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状况、收入状况、工作单位、职业、学历等;
  (二)商业信用记录:在各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及偿还记录,个人信用卡使用等有关记录,在商业银行发生的其他信用行为记录,以及个人与其他商业机构发生的信用交易记录;
  (三)社会公共信息记录:个人纳税、参加社会保险以及个人财产状况及变动等记录;
  (四)特别记录:有可能影响个人信用状况的涉及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和行政处罚的记录。
  第九条 征信机构征得本人同意后征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通过与提供信息单位约定的方式向提供信息单位征集个人信用信息。
  征信机构与提供信息单位的约定应当报市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监督委员会备案。
  提供信息单位应当按照约定为征信机构提供个人信用信息。
  提供信息单位对其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条 征信机构征集个人信用信息应当按照客观、公正的原则进行,保持提供信息单位所提供信息的原始完整性,不得有选择性地征集个人信用信息。
  第十一条 个人信用评级报告应当按照征信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客观、公正地作出。
  征信机构的信用评级标准应当报经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评级监督委员会同意。
  第十二条 征信机构可以向下列对象提供个人信用咨询服务:
  (一)正在受理本人金融业务申请的金融机构或与本人发生信用交易的商业机构;
  (二)本人授权的其他自然人或法人;
  (三)依职权进行调查的司法机关和税务机关;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机关。
  第十三条 征信机构按有偿使用原则提供个人信用咨询服务,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费:
  (一)依职权调查的司法机关和税务机关;
  (二)法律、法规规定不得收费的其他使用人。
  征信机构提供服务的收费标准应当报市物价部门核定。
  第十四条 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第(二)项规定的使用人使用个人信用信息仅以了解个人的信用状况为限。
  禁止使用人利用所获取的个人信息从事了解个人信用状况以外的活动。
  第十五条 征信机构应当向个人提供本人信用信息查询。
  个人凭居民身份证向征信机构查询本人的个人信用信息。
  第十六条 个人认为本人信用信息有错误的,可以向征信机构提出更正申请。
  征信机构接到个人要求更正的申请后,应当进行核对,经核对与提供信息单位提供的原信息不一致的,应当即时更正;与提供信息单位提供的原信息一致的,应当告知本人向提供信息单位申请更正。
  个人应当自征信机构告知之日起的5个工作日内向提供信息单位提交信息更正书面申请,提供信息单位应当自接到个人信息更正申请之日起的10个工作日内做出书面答复。
  第十七条 对个人向提供信息单位申请更正的信用信息,征信机构按提供信息单位的书面答复处理;提供信息单位逾期不答复的,个人仍认为信息有错误的,可以向征信机构提交书面异议报告,征信机构应当将异议报告列入个人信用信息。
  征信机构在个人申请更正信息期间,不得对外发布本人的信息报告;个人逾期未向提供信息提供单位提交信息更正要求的,视为本人对信息无异议,征信机构可以对外公布该信息。
  第十八条 征信机构可长期保存个人信用信息。但个人信用信息中的特别记录,保存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七年,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个人信用信息的保存期限,自该信息被征集之日起计算。
  第十九条 征信机构应当对个人信用信息被使用的情况进行记录,并列入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个人信用信息的使用记录应当包括个人信用信息被使用的时间、对象等情况的完整记录。
  个人信用信息使用记录应当自该记录生成之日起保存二年。
  第二十条 征信机构应当负责对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系统和资料进行维护和管理,根据征集的个人信用信息及时更新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第二十一条 征信机构征集、传输个人信用信息应当通过专用网络传输,不得利用公众互联网进行。
  征信机构通过专用网络接受、传输个人信用信息时,发现有错误的,应当及时告知提供信息单位予以纠正。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有关责任单位或个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一)征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保密义务,向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泄露个人信用信息的;
  (二)个人信用信息使用人或其工作人员,泄露个人信息或超越使用范围使用个人信用信息的;
  (三)征信机构擅自对提供信息单位提供的个人信用信息进行修改,改变个人信用等级的。
  第二十三条 征信机构征集、传输、整理个人信用信息、开展个人信用评级或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有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会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提供信息单位有违反本办法第四条、第九条规定行为的,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或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按照职权范围予以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
  对上述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