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的决定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6 07:44:16  浏览:9202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的决定

西藏自治区人大


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的决定


(2004年6月9日西藏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2004年6月9日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2004]第8号公布 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决定对《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作如下修改:

第十五条修改为:“兴建水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下同)必须遵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其它有关规定。涉及其它地区和行业利益的,建设单位必须事先向有关地区和部门征求意见。”

本决定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案情

  某小学教师金女士与中学教师郭先生于2002年5月依法领证结婚。同年10月生一子小亮。2005年6月因金女士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郭先生便向全椒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金女士离婚。法院鉴于金女士系残疾人,便依法组织双方调解,通过法官晓之以法、动之以情的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终于使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领取了民事调解书。调解书中确定,婚生子小亮归郭先生抚养,郭先生不要求金女士给付抚养费。2005年7月,郭先生以儿子小亮的名义又向法院起诉。要求金女士给付儿子抚养费,并要求限定金女士对儿子的探望权。法院审理认为,孩子抚养费问题已经依法处理,离婚调解书已生效,限定金女士探望权于法有悖,法院依法不予支持,并作出民事判决书依法驳回郭先生以儿子小亮名义的诉讼请求。事后,金女士屡次到郭先生处欲探望儿子小亮,郭先生均将儿子东躲西藏,拒绝金女士见儿子面,致使金女士对儿子的探望权无法实现。2012年4月5日,思儿心切的金女士一纸诉状将郭先生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在不影响儿子小亮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探望儿子小亮,被告郭先生予以协助。被告郭先生则辩称,原告金女士患有精神病,其探望儿子小亮应受到限制。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准予原告金女士于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探望婚生子小亮,被告郭先生予以协助。

  分歧:本案审理中,围绕精神病人是否有权探望子女存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如果准许其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根据婚姻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应当中止精神病人探望子女的权利。

  第二种观点认为: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是原则性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应视不同情况区别处理。如果是程度较重的精神病人,准许其探望子女既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对其自身而言,也失去了行使探望权的必要和意义,应中止其探望子女;如果是程度较轻的精神病人,其作为父母,有对孩子关心、抚养以及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反之,作为子女,也有获得父爱或母爱的权利,不能因父或母是精神病人就剥夺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的情感需要。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一方依法享有的在一定时间,以一定方式探视、看望子女的权利。夫妻离婚后,子女仍然是双方共同的子女,这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亲情关系,不因夫妻关系的解除而消失,那种认为离婚后,子女同一方共同生活,与另一方毫无关系的认识是错误的。新《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从探望权立法宗旨来看,探望权不仅可以满足离婚后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对子女关心、抚养和教育的需要,保证父母的感情利益,而且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也可以通过探望权的行使,增加与子女的感情交流,抚慰离婚给未成年子女造成的心灵创伤,从而有利于未成年子女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探望权不仅是父或母享有的一种法定权利,也是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所负的义务,应当依法受到保护,但是探望权也涉及到直接抚养方和子女的切身利益,尤其关乎子女健康成长的权利。

  由于婚姻法只是对探望权中止事由作出了原则性规定,赋予了法官一定程度的自由裁量权,所以笔者认为在司法实践中对精神病人探望权行使宜区别情况分别对待。从民法上来说,精神病人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二是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三是有时能够辨认、有时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间歇性精神病人。由于第一种情况的精神病人以及处于发病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没有判断事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在理性感情或意志意识上均存在严重精神性障碍,无法自理更没有能力照顾他人,如果准许此类精神病人探望子女,既无法切实履行身为父母的职责,也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损害孩子享有安全稳定成长环境的合法权利,因此应中止此类精神病人的探视权。对第二种情况的精神病人及处于正常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由于精神疾病的程度较轻,作为父母有对孩子关心、抚养以及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具备一定抚养照顾子女的能力;同时作为子女也有获得父爱或母爱的权利,不能轻易剥夺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交流的需要,因此应允许此类精神病人行使探视权。总之,关于精神病人探望权行使问题,不能简单操作,一律剥夺,而是应在法律原则性规定下,结合具体案情区别对待,体现法律的人性关怀。

  本案中,鉴于原告金女士患的精神分裂症是间歇性的,且在法院审理此案阶段,意思表达与常人并无两样,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因此法院对被告郭先生辩称原告患有精神病,应限制其探望权的理由,不予采信。原告金女士与被告郭先生离婚后,儿子小亮由被告郭先生抚养,法律赋予原告有探望儿子的权利。现原告金女士要求在不影响儿子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每月最后一个周日探望儿子小亮的诉讼请求,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原告金女士在行使探望权时,被告郭先生依法应予以协助。

  (作者单位: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法院)

关于印发《惠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东省惠州市财政局 广东省惠州市发展改革局


关于印发《惠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惠财企〔2007〕61号


各县(区)财政局、发展和改革局(计经贸办),市属有关企业:
根据《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惠市委办发〔2005〕28号)的有关规定,设立惠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为规范和加强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制定了《惠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市财政局 市发展改革局
二OO七年七月三十一日


惠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中共惠州市委惠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实施意见》(惠市委发〔2005〕28号)的有关规定,设立惠州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为规范和加强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实质是财政安排用于对纳入国家计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专项扶持配套资金。
第三条 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由市财政局、发展改革局负责管理,各司其职。
市财政局负责资金预算管理,会审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下达项目资金安排计划,办理资金拨付手续,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追踪问效、监督检查、绩效评价。
市发展改革局负责组织下达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计划,会同市财政局组织项目申报、编制年度资金项目计划,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分级验收,开展绩效评价。
第四条 使用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规范、效率和保证重点、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五条 专项资金补助对象为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纳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建设计划,并已通过国家竣工验收的项目。
第六条 根据市当年财力状况和项目情况,对本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给予一次性补助。补助资金最高限额为30万元。
第七条 各县(区)财政局在市财政局指导下参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的上报工作,负责协助市财政局办理资金拨付并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 补助资金参照《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财工字〔1996〕44号)管理。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截留和挪用,对违反项目资金使用规定的,给予通报批评;触犯刑律的,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市发展改革局负责解释。
第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