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培育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建设/张在祯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23 11:52:54  浏览:960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培育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建设—谈谈银行文化建设与规章制度建设的关系

张在祯


一、银行文化建设与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关系问题

  (一)广义的银行文化包括银行规章制度。“文化”的定义已有上百种之多。就广义而言,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凡是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经济的、政治的、制度的等等都属文化的范畴,是同自然物相对应而言的。从这种意义上讲,制度也是文化的一种,文化包括了制度。而每个群体或者社会都有自己的文化。每个文化都包括更小的亚文化,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的总和就构成了企业文化。企业的规章制度当然也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商业银行(以下简称“银行”)作为企业的一种,其规章制度也属于银行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在认同这种观点的同时,更多的则是从银行文化与银行规章制度并列的角度开展讨论的。
  (二)狭义的银行文化并列银行规章制度。我们经常在另一种意义上使用“文化”的概念,如“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培育先进企业文化,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等等,这是从制度与文化平等、对等或并列的角度,把制度与文化作为两个不同的管理层次和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来讨论的。从这种意义上讲,银行的文化管理不同于规章制度管理。规章制度更多地强调外在监督与控制,是银行倡导的“文化底限”,即员工必须做到的最起码要求;而银行文化更多地强调价值观、理想信念和道德的力量,强调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是“制度之上的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主要是抑制人性恶的一面,银行文化主要是引导人性善的一面。银行文化管理带有更多“柔性”引导,而规章制度更多的是“硬性”规定。因此,银行文化与规章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三)银行文化与规章制度建设关系问题。在企业管理中,我们对“文化与制度关系”的认识经常陷入一种误区:或把二者对立起来,或把二者混为一谈,难以把握二者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如果只注重柔性的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视规章制度建设,可想而知,规章制度又怎能得以执行?反之,只是硬性地推行规章制度,效果也不尽人意。在从事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工作中,笔者经常反思:为什么银行规章制度建设这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开展起来是如此吃力?为什么有些违规行为屡查屡犯、屡禁不止、十案十违规?答案是,在推行“制度治行”的同时,也应倡导“文化兴行”;银行要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执章必严、违章必究,就必须高度认识并充分发挥优良文化对规章制度建设的促进作用。

二、优良银行文化对规章制度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一)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的制定。没有优良的银行文化,就不可能制定出优良的规章制度。一部好的规章制度必然蕴涵着优良的文化理念。光大银行董事长唐双宁曾形象地比喻银行的“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外部环境是土壤。”可见,规章制度作为管理工具属于“枝干”的范畴,“银行文化是银行规章制度之根”。文化理念是制定规章制度的指导思想,规章制度要反映文化理念的要求。银行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涉及总行多个有关职能部门,还需要分支机构及全体员工的热情参与。如果有了“银行规章制度是全体员工集体智慧结晶”的文化理念,负责组织起草的部门就会广泛征求并尽可能采纳其他职能部门、分支机构及全行员工提出的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广大员工也会踊跃参与全行的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形成良性循环。总行部门之间如果没有“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优良银行文化,就难免发生对某项事情“好管的,都争着去管”、“难度大的,谁都不去管”、“有的规章制度已经重复”而“该有的规章制度还仍然缺失”等现象。分支行的营销经理在办理业务时,发现分行或总行没有相关规章制度,如何处理?难道就不做这项业务了吗?笔者认为,如果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没有明确限制,就完全可以做!边做边总结经验,同时积极主动与分行、总行相关部室沟通,并建议总行尽快制定相关业务管理办法。当然,这是以“和谐奋进”的优良文化理念作为支撑的。否则,很简单:“还没有规章制度,不能做!”
  (二)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的执行。没有“令行禁止”的优良文化理念,再好的规章制度也难以施行。有个小故事,可以说明。印第安原始部落一位叫纳瓦霍的学生,第一次走进都市豪华火车站时,看见墙上贴着醒目标语“请勿随地吐痰”,但低下头时却看到地上仍然有许多痰迹。后在奥克兰市热情接待他的恩赛德太太家,看见到处干干净净,心想她家里一定贴满了“请勿随地吐痰”标语,四处寻找,一张标语也没找到。可见,规章制度就像标语,只是一种生硬约束,那些没有遵章守纪的文化修养、不从心底里像爱家一样热爱公共卫生的人,照样我行我素。大量事实证明,一家银行失败或发生案件,往往不是由于缺乏规章制度,而是缺乏“有章必依、执章必严”的优良文化。资料显示,从2006年6月到2008年1月,法兴银行的11种风险控制系统,针对科维尔的各种交易自动发出了75次警报;某银行双鸭山市分行四马路支行案发前,上级分行曾对该支行进行过54次各种检查,但在历次检查中均未发现已经存在的问题;某银行广东南海九江支行营业部员工涉嫌挪用980 万元备用箱现金一案,作案时间长达近4 年之久,其上级行对该支行先后进行过35 次库款检查,都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此等案例,不胜枚举。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制度,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心。
  (三)优良银行文化促进规章制度的完善。没有优良的银行文化,规章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维护与持续完善。规章制度永远是落后于实践的。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言“为人类制定法律,简直是需要神明。”因此,再详尽、周到、严密的规章制度,也不可能囊括银行经营、管理、服务的所有要求。倘若有人要钻规章制度的空子,那是防不胜防的。但是,优良文化像是“无声的命令”,从灵魂的深处发出呼唤,引导人们在一定时间、地点、情况下,必须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形成了无形的、非正式的和许多不成文的行为规则,对人们的行为起着约束作用,如同“判例法”确定的原则可以弥补“成文法”具体规定的不足一样,直接弥补了规章制度的不足;另外,规章制度发布之后,除了由起草部门或相应的主管部门持续进行检查监督、应用解释、组织修改、定期清理、汇编编纂等动态维护工作外,分支机构及其全体员工可以结合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中出现的经验与教训,对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向有关部门提出修改、补充、废止等完善规章制度的合理化建议,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规章制度建设对优良文化建设具有保障作用

  (一)规章制度以具体规定落实优良文化。“和”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也是优良文化的一项重要准则。但是,人的本性难免有感情用事的毛病,优良文化还须靠规章制度来具体落实,而不能以信任代替管理、以习惯代替制度、以情面代替纪律。在这方面监管规章对内部控制的要求,与有些传统的文化理念也存有“冲突”。古人云“小智治事,大智治人,睿智立法”。实际上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就是“企业立法”。亚里士多德在讲到法治胜于人治时指出“法律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著名的分粥故事,可以说明制度是何等重要:有七个人曾住在一起,每天分一桶粥。每天的粥都是不够的。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每周下来,他们只有自己分粥的那一天是饱的。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分粥。大家都挖空心思去讨好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组成三人分粥委员会及四人评选委员会,待相互攻击扯皮下来,粥都全凉了。最后,采取轮流分粥的方法,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才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结果大家快乐和气。可见,如何制定科学的规章制度是个关键问题。更何况银行业素有“铁账本、铁算盘、铁规章”的“三铁”之称。正如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认为的,制度的问题很重要,“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所以,银行应从规章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制定科学适用的规章制度,使优良的银行文化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对员工行为产生指引、预测、评价作用。例如,谁都知道“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优良文化理念,如何落实呢?据悉,麦当劳的作业手册有560页,其中仅对如何烤牛肉饼一项就有20多页。
  (二)规章制度以奖励措施倡导优良文化。一般说来,企业文化更多的表现为倡导性的理念口号,就内容而言与企业道德相关,其要求往往比规章制度要求高。作为金融企业的银行文化理念要求应比一般企业高。我们银行员工的行为规范或职业道德标准应比一般企业员工高。笔者以为,可以参照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标准。为什么呢?试想:医生的责任有多重?病人把生命托付给他;银行人的责任有多重?客户把财富托付给您!至于规章制度的内容,则是对优良文化中必须落实的最低要求,属于基本标准。当然超过了标准则不限制,如同要求八时上班七时早到。由于个人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对组织目标认同的差异性,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光靠优良文化引导是不行的。所以,比较规范的规章制度对超过一般标准的优良行为就设定了奖励措施,倡导、鼓励员工实践优良文化要求。例如,负有组织制定某项规章制度职责以外的营销或管理人员,如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制定议案的;对规章制度征求意见稿经常提出修改建议并被采纳的;对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经常向总行提出修改、完善等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的,理应受奖。这是在规章制度规定的考核指标以外,为全行甚至是行业发展奉献个人宝贵经验。本质上,规章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传承经验。佛教宗师星云有言,将自己的技术、才能、经验传授给人,实在是功德无量。
  (三)规章制度以处分措施捍卫优良文化。对企业而言,规章制度不是万能的;然而,没有规章制度又是万万不能的。伟大的哲学家罗素有一句名言:“人们之所以有道德,是因为他们受到的诱惑太少。”《没有借口》也指出,不管你有多么优秀,训练方法如何先进,都得有严厉的规章制度加以保证。在商场的残酷竞争中,没有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纪律和规定,以及员工们配合遵守,就无异于自杀,这是任何一个公司不可动摇的铁律。因为必要的规章制度,可以遏制与优良企业文化相悖的不良行为,消除影响优良企业文化形成的各种消极因素。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规章制度除了规定奖励措施外,还规定纪律处分措施,以捍卫优良文化。否则,就如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所揭示的“破窗效应”:“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种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小破坏带来大灾难。所以,比较规范的规章制度或制度体系都规定或包含了纪律处分措施。
  总而言之,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至于有什么样的文化,则另当别论。而银行的行业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培育优良的银行文化。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而“规章制度执行难”则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难题。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法制观念与人们的文化素质有关。大力培育优良的银行文化,有利于促进银行规章制度建设。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银行文化建设还是规章制度建设,依法合规非常重要,也是两者共同的核心要求。其实,遵守银行规章制度,就类似遵守交通法规,别把违章不当回事,发生交通事故,悔之晚矣。依法合规不仅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更是对广大员工合法权益的一种强制性保护。


【作者简介】张在祯,男,1962年生于山东省青州市。华东政法学院(现为华东政法大学)1988届法学学士、1993届法学硕士。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金融专业委员会仲裁员,上海银行总行合规部副总经理。业务专长:担保业务、信贷合同、存款业务、银行法务、金融立法和商业银行规章制度建设。


上海银行合规部 张在祯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曲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试 行 )

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政府


曲靖市人民政府公告第41号



现公布《曲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试行)》,自2009年9月7日起施行。




二00九年八月七日



曲靖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 试 行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卫农卫发〔2008〕17号)、《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云卫发〔2003〕287号)、《中共曲靖市委、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曲发〔2003〕3号)等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一种主要形式。

第三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二)家庭缴费,政府补助,多方筹资,自愿参加;

(三)县级统筹,属地管理;

(四)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五)科学管理,社会监督。

第四条 我市辖区内的农村户籍人口都可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参合人),以户为单位参加,包括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民。已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能重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二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的权益和责任




第五条 参合人的权益:

(一)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的基本医疗、健康体检服务;

(二)按照规定的标准减免补偿一定比例的医药费;

(三)参与监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

(四)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提出建议和意见;

(五)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

第六条 参合人的责任:

(一)按照规定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费;

(二)遵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项规章制度;

(三)配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机构,做好医疗预防保健工作。

第三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




第七条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将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纳入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县级人民政府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人员,预算业务运行保障经费,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负责组织宣传、动员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按照中央及省、市规定的补助标准落实参合人的补助资金,并将完成任务情况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综合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 建立健全精简、统一、效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

(一)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成立由政府领导任主任,卫生、财政、发展和改革、民政、农业、人事、编办、审计、人口和计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广播电视、扶贫、残联、红十字会等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领导和协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组织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方案和相关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下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合管办),承担以下职责:

1.审核确定定点医疗机构,并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

2.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编制基金预决算;

3.审核参合农民的医疗费用,并按照规定进行补偿;

4.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档案资料,建立参合农民登记、医疗费用补偿台账;

5.定期向同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6.检查、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和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规章制度的情况;

7.定期向社会公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使用情况;

8.收集、汇总、分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信息,按规定填报各种统计报表;

9.调查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发生的案件及群众举报、投诉等;

10.拟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

(二)机构及人员编制。在市和县(市)区卫生局内设立合管办,为同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协调工作。落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合管办的机构及人员编制,乡(镇、街道)合管办为县级合管办的派出机构,县乡共管,以县为主。

(三)合管办工作运行保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不得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中提取。按照当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预算工作运行保障经费,市级财政按照每参加1人安排0.1元,县(市)区财政分别按照总人口在40万人以下的不低于15万元,40万人及以上的不低于30万元,乡(镇、街道)按照每参加1人0.5元预算安排。

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合管办配备必要的办公、交通、取证、信息化管理等设备。

第九条 部门职责

卫生行政部门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财政、民政、人事、编办、发改、农业、审计、扶贫、食品药品、广播电视、残联、人口和计生、红十字会等部门在工作职责范围内做好相关工作。




第四章 基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由以下各项构成:

(一)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个人缴费;

(二)中央和地方财政补助;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利息收入;

(四)社会捐助资金;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收入。

第十一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行家庭缴费和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第十二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分为住院基金、门诊基金和风险基金。住院基金用于参合农民患病住院医药费用的补偿,门诊基金用于参合农民因病在门诊的医药费用减免,风险基金是为防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非正常超支造成临时周转困难出现透支而设置的基金。风险基金的申请使用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云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云财社〔2005〕102号)执行,风险基金一经使用应及时补充。

第十三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财政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不得挤占挪用。各级要建立健全基金预决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审计制度。

第十四条 参合农民个人缴费按年度收取,各县(市)区可结合实际情况,于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前,开展经常性筹资、定点定时筹资、滚动式筹资等多种方式进行筹资。当年缴费,次年受益。收缴农民参合费用时,严格按照《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卫生厅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使用票据的通知》(云财票〔2006〕7号)要求,使用云南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

第十五条 在国有商业银行或经批准的地方金融机构和财政部门设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筹集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要及时划入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用账户。

第十六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资金实行逐级申报制度,县(市)区财政部门将本级财政补助资金划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后,再向上一级财政部门申请核拨财政补助资金。

第五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补偿




第十七条 曲靖市辖区内具有当地户籍的农民依照本办法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按规定时间缴纳参合经费的,享受本办法规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没有在规定时间内缴费的,不得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待遇和财政补助。

第十八条 以县(市)区统筹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实行“门诊统筹+住院补偿”模式,在风险基金提取后的全年基金总额中,用于门诊费用减免资金不超过30%,用于大病住院费用补偿的资金不低于70%。当年的统筹基金结余控制在15%以内,累计结余不超过当年统筹基金的25%。

第十九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减免补偿比例、报销封顶线。

(一)参合人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门诊就诊,不设起付线,按照医药费用总额,减免比例可以到40%,最高支付限额为每人每年100元。

(二)住院治疗起付线标准按照不同级别定点医疗机构确定,乡级起付线为50元,县级起付线为200元,县(市)区以外医疗机构起付线为400元。

(三)住院治疗补偿比例。乡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补偿不低于60%,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不低于45%,县以外定点医疗机构为35%。

(四)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参合农民每人每年封顶线设定不低于15000元,特殊病种封顶线设定不低于20000元。

第二十条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孕产妇在县、乡两级定点医疗机构正常单胎住院分娩实行定额补助,每例400元。

第二十一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支付范围执行云南省制定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诊疗项目的规定。

第二十二条 参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一)自杀、自残的;

(二)因打架、斗殴、酗酒、吸毒及其他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所致伤病的;

(三)交通事故、医疗事故等由他方承担医疗费赔偿责任的;

(四)施行美容及整容整形、保健的;

(五)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费用;

(六)按有关规定不予支付的其他情况。

第二十三条 对参合农民门诊减免和住院补偿的手续应简明、方便、快捷。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定点医疗机构实行现场即时办理减免补偿。在县(市)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不需要办理转诊手续。根据病情需要到县外诊治的,到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乡(镇、街道)合管办办理转诊手续。外出经商、务工的参合农民,其发生的住院医药费用,到原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合管办办理补偿手续。

第二十四条 乡(镇、街道)合管办每月5日前将上月报销的人员名册和相关资料报送县(市)区合管办核实后,由县(市)区合管办将补偿基金划拨到乡(镇、街道)合管办专用帐户。转诊到县(市)区外定点医疗机构的,治疗后返回原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合管办办理医药费报销。




第六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




第二十五条 确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基本原则是:能提供参合农民的基本医疗服务,方便就医并便于管理;有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竞争,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成本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第二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持有有效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遵守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和相关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

(三)严格执行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政策;

(四)严格执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认真履行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签订的服务协议,接受卫生、发改、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建立健全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适应的内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专(兼)职管理人员;

(六)配备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第二十七条 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准入退出机制,协议管理。协议要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药品提供、费用结算、不予支付的服务项目和药品、医疗费用拨付、审核与控制、争议处理等。协议有效期为2年。

第二十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在显著位置悬挂统一制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标牌,标牌不得转让或损坏。合管办与定点医疗机构解除或终止协议的,要及时收回标牌。

第二十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县(市)区级定点医疗机构由县(市)区合管办审批、监督、管理,市级定点医疗机构由市合管办审批、监督、管理。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执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修订版)的通知》(云卫发〔2008〕671号)和《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诊疗项目(试行)的通知》(云卫发〔2008〕1159号),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控制自费药品和自费服务项目。门诊处方不得超过3日用量,村(居)委会(社区)级月平均处方值不超过25元,乡(镇、街道)级月平均处方值不超过35元,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和当事人自己承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不予支付。积极探索单病种付费制、门诊及住院总额预付等办法,加强基金管理。

第三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曲靖市药品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药价的规定,网络采购,使用统一采购、配送的药品,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第七章 医疗服务管理




第三十二条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县医院和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争取大病不出县;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解决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每个村委会办好一个卫生所,做到小病不出村。

第三十三条 加强农村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乡(镇)卫生院要配备X光、检验、B超、心电图等基本设备,设置内、外、儿、妇、急诊、中医药等科室,开展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业务,能开展下腹部手术,中心卫生院能开展上腹部、骨科手术。村卫生所配备冰箱、紫外线灯、妇女儿童保健设备。

第三十四条 加大对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力度。乡(镇)卫生院医生在3年至5年内达到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的执业资格,其他卫生技术人员要具备初级及其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到2020年,各县(市)区80%乡村医生要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执业资格。乡(镇)卫生院院长要具有医师及以上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专科以上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要达到80%以上。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制度,采取在职和离职、自学、函授、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学历教育、进修学习等。加强培训教育,使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每两年至少接受1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技术和服务水平。

第三十五条 实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村卫生所的服务经营管理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实行“二制四有七统一”管理。“二制”即乡村医生聘用制、绩效分配制;“四有”即做到看病有登记、用药有处方、收费有收据、公共卫生服务有台帐;“七统一”即对村卫生所建制、行政、业务、财务、药品、收费、名称的统一管理。

第三十六条 加强村卫生所的药品和财务管理。村卫生所药品实行中标企业直接配送或由乡(镇)卫生院中心药库统一配送。村卫生所收支结余部分, 70%至85%用于村医补助,由乡(镇)卫生院审核发放,其余用于发展基金和村医学习培训等。

第三十七条 村医的补助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每人每月200元,由乡(镇)卫生院根据村医承担公共卫生的数量和质量,绩效考核后发放。财政补助部分要向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人口较少的村委会倾斜。




第八章 监督机制




第三十八条 市和县(市)区成立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卫生、财政、监察、审计、农村基层干部、参合农民代表组成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使用、管理和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要充分发挥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的监督作用。

第三十九条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制度,审计部门每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情况和管理情况进行审计。

第四十条 县(市)区、乡(镇、街道)合管办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设置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对举报投诉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十一条 市、县(市)区合管办要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对定点医疗机构出院病人的病历和补偿情况进行入户核实,每月抽查的机构数不少于机构总数的20%,每个机构抽查的出院病人资料不少于上月出院病人总数的5%。乡(镇、街道)合管办每月抽查的村级和乡级定点医疗机构数不少于机构总数的20%,每个机构抽查的门诊病人资料不少于上月门诊病人总数的1%。

第四十二条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补偿公示制。

(一)村卫生所的处方、业务收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台帐每月上报乡(镇)卫生院,卫生院建立村卫生所固定资产专帐和收支明细帐,实行电子台帐管理,加强对村卫生所的监管。

(二)县(市)区、乡(镇、街道)合管办每半年公示一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人数、减免补偿总人次数、减免补偿总金额和基金使用量。

(三)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区)定点医疗机构要在显著位置设置固定公示栏,公示内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减免补偿标准及流程;门诊、住院的个人医药费用和减免补偿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用药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药品价格;服务收费价格等。门诊、住院减免补偿情况每月公示一次。




第九章 责任追究




第四十三条 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违规违纪责任追究制。各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规定,必须实行责任追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规定,骗取、截留、挪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虚报、伪造票据、冒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及审核把关不严,造成基金流失的,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责令其追回损失,缴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并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伪造病历、处方、收费票据及少收费多报销等手段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责令追回损失,取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是乡村医生的,解除聘用合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参合农民将合作医疗证转借他人、私自涂改医药收据、伪造报销凭证套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经查实后追回违规骗取的补偿款项,取消其当年的参合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各县(市)区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由曲靖市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五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9月7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2004年修订)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03号)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决定》,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00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第九条、第十四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五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三条中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经贸部)”修改为“商务部”。

二、将第六条修改为:“对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及损害的调查和确定,由商务部负责;其中,涉及农产品的保障措施国内产业损害调查,由商务部会同农业部进行。”

三、将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九条、第三十四条中的“外经贸部、国家经贸委”修改为“商务部”。

四、将第七条“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指进口产品数量与国内生产相比绝对增加或者相对增加。”修改为“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指进口产品数量的绝对增加或者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

五、将第十五条、第十六条合并为一条,作为第十五条,规定:“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作出初裁决定,也可以直接作出终裁决定,并予以公告。”

六、将第二十条修改为第十九条,在该条第一款中增加“实施保障措施应当符合公共利益”的规定,将这一款修改为:“终裁决定确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保障措施。实施保障措施应当符合公共利益。”

七、将第二十七条修改为第二十六条,并将该条第三款“一项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及其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8年。”修改为“一项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及其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

此外,对条文的顺序作了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

(2001年11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0号公布 根据2004年3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对贸易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以下除特别指明外,统称损害)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保障措施。

第二章 调 查

第三条 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下统称申请人),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部提出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

商务部应当及时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决定立案调查或者不立案调查。

第四条 商务部没有收到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但有充分证据认为国内产业因进口产品数量增加而受到损害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

第五条 立案调查的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

商务部应当将立案调查的决定及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保障措施委员会(以下简称保障措施委员会)。

第六条 对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及损害的调查和确定,由商务部负责;其中,涉及农产品的保障措施国内产业损害调查,由商务部会同农业部进行。

第七条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指进口产品数量的绝对增加或者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

第八条 在确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应当审查下列相关因素:

(一)进口产品的绝对和相对增长率与增长量;

(二)增加的进口产品在国内市场中所占的份额;

(三)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包括对国内产业在产量、销售水平、市场份额、生产率、设备利用率、利润与亏损、就业等方面的影响;

(四)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其他因素。

对严重损害威胁的确定,应当依据事实,不能仅依据指控、推测或者极小的可能性。

在确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不得将进口增加以外的因素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归因于进口增加。

第九条 在调查期间,商务部应当及时公布对案情的详细分析和审查的相关因素等。

第十条 国内产业,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全部生产者,或者其总产量占国内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全部总产量的主要部分的生产者。

第十一条 商务部应当根据客观的事实和证据,确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国内产业的损害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第十二条 商务部应当为进口经营者、出口经营者和其他利害关系方提供陈述意见和论据的机会。

调查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

第十三条 调查中获得的有关资料,资料提供方认为需要保密的,商务部可以按保密资料处理。

保密申请有理由的,应当对资料提供方提供的资料按保密资料处理,同时要求资料提供方提供一份非保密的该资料概要。

按保密资料处理的资料,未经资料提供方同意,不得泄露。

第十四条 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损害的调查结果及其理由的说明,由商务部予以公布。

商务部应当将调查结果及有关情况及时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

第十五条 商务部根据调查结果,可以作出初裁决定,也可以直接作出终裁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三章 保障措施

第十六条 有明确证据表明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在不采取临时保障措施将对国内产业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害的紧急情况下,可以作出初裁决定,并采取临时保障措施。

临时保障措施采取提高关税的形式。

第十七条 采取临时保障措施,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

在采取临时保障措施前,商务部应当将有关情况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

第十八条 临时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自临时保障措施决定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不超过200天。

第十九条 终裁决定确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保障措施。实施保障措施应当符合公共利益。

保障措施可以采取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形式。

第二十条 保障措施采取提高关税形式的,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采取数量限制形式的,由商务部作出决定并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

商务部应当将采取保障措施的决定及有关情况及时通知保障措施委员会。

第二十一条 采取数量限制措施的,限制后的进口量不得低于最近3个有代表性年度的平均进口量;但是,有正当理由表明为防止或者补救严重损害而有必要采取不同水平的数量限制措施的除外。

采取数量限制措施,需要在有关出口国(地区)或者原产国(地区)之间进行数量分配的,商务部可以与有关出口国(地区)或者原产国(地区)就数量的分配进行磋商。

第二十二条 保障措施应当针对正在进口的产品实施,不区分产品来源国(地区)。

第二十三条 采取保障措施应当限于防止、补救严重损害并便利调整国内产业所必要的范围内。

第二十四条 在采取保障措施前,商务部应当为与有关产品的出口经营者有实质利益的国家(地区)政府提供磋商的充分机会。

第二十五条 终裁决定确定不采取保障措施的,已征收的临时关税应当予以退还。

第四章 保障措施的期限与复审

第二十六条 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不超过4年。

符合下列条件的,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一)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确定保障措施对于防止或者补救严重损害仍然有必要;

(二)有证据表明相关国内产业正在进行调整;

(三)已经履行有关对外通知、磋商的义务;

(四)延长后的措施不严于延长前的措施。

一项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及其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10年。

第二十七条 保障措施实施期限超过1年的,应当在实施期间内按固定时间间隔逐步放宽。

第二十八条 保障措施实施期限超过3年的,商务部应当在实施期间内对该项措施进行中期复审。

复审的内容包括保障措施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国内产业的调整情况等。

第二十九条 保障措施属于提高关税的,商务部应当根据复审结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提出保留、取消或者加快放宽提高关税措施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保障措施属于数量限制或者其他形式的,商务部应当根据复审结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作出保留、取消或者加快放宽数量限制措施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条 对同一进口产品再次采取保障措施的,与前次采取保障措施的时间间隔应当不短于前次采取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并且至少为2年。

符合下列条件的,对一产品实施的期限为180天或者少于180天的保障措施,不受前款限制:

(一)自对该进口产品实施保障措施之日起,已经超过1年;

(二)自实施该保障措施之日起5年内,未对同一产品实施2次以上保障措施。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任何国家(地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出口产品采取歧视性保障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三十二条 商务部负责与保障措施有关的对外磋商、通知和争端解决事宜。

第三十三条 商务部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三十四条 本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